Pages Navigation Menu

Vast, Warm and Elegant

做厨师一样的教师

一,高级厨师——教师的恰当比喻

我是个中学生物教师。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课堂上将我自己知道的生物知识让学生也知道。在这些人的眼中,教师是一个“知识搬运工”。关于教师的认识,还有更多你熟悉的比喻,比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桥梁……这些也是我初为人师时对于本职工作的认识。而这些比喻,带有过浓的工业时代的气息,让人们脑中那个教师的形象不仅高高在上,而且还有些冷冰冰。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发现,这些短小精悍的对于教师、教学的比喻,已经不适合现在教师所在的,不断膨胀中的课堂了(笔者所在学校生源优秀)。课堂在膨胀?不是因为课堂内学生的数量。相反,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校的课堂,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减少。那么膨胀的是什么?是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有的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已经跟随父母周游全球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的学生知道“克隆、杠杆原理、排列组合”是怎么一回事;互联网的运用,让一些精力旺盛的学生嘴里能够蹦出“转基因、相对论、微积分”等名词了——虽然他们也许并不能百分百地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但是存在在他们大脑中的,这些模模糊糊的“前科学概念”,仍然让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我们的学生知识面的宽泛程度,大大超出了旁观者的想象。我曾经在所任教的初中一年级课堂上,给一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阐述自己所知道的“薛定谔的猫”。和上述现象相反的是,一些按部就班,只学习课本知识的学生,对于前面所提的三种学生所表达的内容,如听天书——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也在膨胀。

195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作者杰明娜写的书《我们的学生》的序言中介绍说,“此书会给那些刚走进教育界的教师带来好处。”书中将学生分为两类:男孩子,女孩子。想必,那个时代的教学工作是简单明了,轻松自如的。时过境迁,想要将今天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归类,实在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更是如此。我做班主任的时候,经常在家长会上讲一句话:“您的孩子是艺术品,需要您帮助其弥补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其本身的闪光点。” Pink Floyd在《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中讽刺的“流水线教育”已经可以进入“798艺术展览区”供人们怀旧了。

我们需要对于今天的教育和教学有更恰当的描述。“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是一名成功的教师。他最欣赏的学生在游历意大利时曾寄给他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你不但是一个政治哲学教授,而且还是导游。”——许知远的《灵魂导游者》文章中这样描述到。但是对于今天学生依然众多的中学课堂,导师制的培养显得奢侈。而且此处提到的灵魂导游,主要是一个问题提出者,方向引领者。对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还未能很好的建立之前,知识的传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作。如果说大学生导师是灵魂导游,那么可以称中学生教师为高级厨师。让中学生吃饱了,吃好了,再去大学游历那些美丽的、耐人寻味的人生风景吧。吃不饱吃不好,是更容易“为伊消得人憔悴的”。

二,煎炒烹炸——让知识更好吃

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语言简练、抽象。白纸黑字印在教科书上,乏味又沉重,让学生不敢接近,接近了,又不忍阅读;阅读了,又不明其意;明白了,又不知学有何用……这样的教材好像做饭时,将“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脂肪”六大营养物质一股脑搅合在一起形成的大团怪物。想象一下就知道,是勾不起学生的食欲的。厨师的工作,就是用“煎炒烹炸”的方法,让富含营养的食物变得“色香味”俱全起来。不仅让饥饿的孩子愿意吃,还要让长身体的孩子乐于吃。这个“煎炒烹炸”的过程,就是教师对于课本知识“加工”的过程。教师上一节好课,就像厨师做一桌好菜。怎样加工,才能让我们的知识变得好吃呢?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实例一:2008年暑假,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进修,一个闷热的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院长来为我们做报告。北京7月份的下午是打瞌睡的黄金时间,往往伴随着一些枯燥的研究进展汇报,学员们更是睡得起劲儿。但饶毅的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学员都推迟了与周公相会的时间。他说:“近些年来,我们实验室热衷于果蝇的色情和暴力”,当天,他的报告题目是“果蝇的交配和攻击行为”。

实例二:在初一下学期讲解人体呼吸系统一课时,我拿着一根爱尔兰风笛在他们面前一口气吹完一首《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整个过程故意夸张的表现吸气与呼气动作。演奏完当然是一片掌声,致谢后问他们,我如何才能吸进这么多的气,一口气将乐曲吹完呢?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我引导:要想明白功能,需要先了解结构,继而再将枯燥的呼吸系统的知识搬出来,他们就不觉得难受了。

实例三:今年的10月份,我在福建某中学给初一学生上“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一课。开场白是这样的:“大家好,我叫段玉佩,昨天晚上22点从北京坐飞机到福建,待会给你们上完这节课我要坐中午的飞机飞回北京了。古人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飞了将近3千公里,见到大家,我们也是有缘之人呢。为了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对我有更多的了解,我特意带来了我曾经的照片,让你们看看曾经的我。”紧接着,我展示了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照,让学生们尝试找到哪个是我。学生们经过辨认,发现小学毕业时班中最矮小的我,在大学毕业时已经长得很高了,并且站在了队伍最高的中央位置。他们很惊讶于我身高的增长速度,我问:“我的身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我身体的长高和细胞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细胞数量增多了。”我问:“细胞是怎样增多的呢?”我自问自答:“是通过分裂。”继续问:“细胞是如何分裂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此时的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明确了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要做一个高级厨师,首先要了解食客的需求。你到饭店点完菜,服务员都会问你有没有什么忌口的,不是吗?教学过程也是一样,需要首先明白学生的需求。怎样明白学生的需求呢?通过换位思考。想一想自己如果是学生,希望听到什么风格的语言,喜欢讨论什么方面的问题。经常看一看少儿节目,读一读他们喜欢的书,和他们聊聊天就能做到了。实例一中,饶毅院长的语言放在初中生身上,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实例二与实例三,对大学生来说,则显得幼稚。所以,做厨师一样的教师,你要将知识按照他们的口味进行烹制,否则会难以下咽。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风格,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会邯郸学步。

下面,我们把食客锁定为初中生,看看实例二与实例三为什么是比较可口的知识美餐。

实例二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有活动在其中。初中生爱好广泛,音乐课上也有竖笛等器乐的学习。生物教师耍起音乐教师才玩的笛子,也一样能表现的很完美,这个“反串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热闹。成年人都喜欢看热闹,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如果有比较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又和你所讲的知识切合,尽可以放开去耍。与此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比如:在讲解初二“肌肉”知识点时,我脱掉外衣只剩背心,侧对学生,右臂缓慢拎起来一把椅子,再缓慢放下,让学生直接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张收缩变化;在讲解初一“静脉窦”知识点时,我趴在地上做俯卧撑,手臂上青筋暴起,然后环场一周指出手臂上静脉窦的位置。

实例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过渡的巧妙,不仅完成了和第一次见面的学生自我介绍的工作,还引出了本课的课题。有的需要教师提前精心设计,有的需要随机应变。比如,有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到植物的根系,学生们正听的津津有味,门突然被一个迟到的男生撞开了,没有和我打招呼,就跌跌撞撞地跑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我和同学们都被这个突然活动吸引了,课堂一度陷入沉寂,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迟到的男生身上。我灵机一动,“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刚进来的这位同学的头发,应该属于哪种根系?”学生们大笑,异口同声地说:“须根系。”课堂的注意力,被我扭转回来。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知识传授的主要载体。以上三个例子,教师的语言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巧妙的使用隐喻,让即将讲解的知识一下子贴近了学生,让讲授过程变得简单起来。恰当的隐喻能帮助学生从自己知道的“知识A”这端,顺利到达教师想要让他明白的“知识B”的另一端。隐喻,就是知识A与知识点B之间的桥梁。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到:“……如果我们都能了解所有的隐喻都是建立在两个不同事物的连接之上,如此一来,只要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们几乎就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数也数不尽的隐喻。”隐喻是无限的,但要找到好的隐喻,需要我们在广泛涉猎的过程中,不断想到“这个可能对于我要讲的知识点B有关”,经过比较,择优选出充满趣味性、艺术性的隐喻,你的课就会真的像一桌丰盛的宴席一样,不仅有营养,而且色香味俱全了。

了解了学生,精心地设计,用好隐喻,具备灵活的思维,我们已经能将知识大餐做的好吃了,让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将知识大餐做的更精致吧。课堂教学,你做的是大锅饭,但文章中第一部分提到的那些“资优生”是不会买账的。所以,在把大锅饭做好的同时,你还要为这些挑剔的食客们准备一些小炒。开小灶的时间不能占用太多集体开饭的时间,否则,更多的学生会挨饿。2006年,我在网络上开设了一个教学博客,专门为这些个别学生感兴趣,课堂上又没有时间讲的知识编辑成博文,满足了这部分资优生的好奇心,也合理拓展了他们的能力。除此以外,博客还能起到:拓展核心知识点、激发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学习兴趣、解读生物新闻、展示学生作品、介绍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作用。

三,买菜买肉——储备你的知识粮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难讲无理之课。教师讲课像厨师做饭,有丰富的材料,才能做出佳肴,而买菜卖肉储备知识粮仓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书籍和网络是最重要的获取渠道。

有一本叫做《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的科普书,作者是米克.奥黑尔。这本书是科学周刊《新科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专栏文章的合集。虽然都是些钻牛角尖儿的问题,但我读的却如痴如醉,发现原来“乍听起来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也可以回答的这么好玩……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大量翻译过来的经典的科普书籍,但良莠不齐,阅读时最好根据权威性来定夺,那些杂牌的科普书,上网上查一查读者的反馈,再读不迟。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能通过上网,找到巨量的信息。但与此同时,甄别的过程也变得复杂起来。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学要的教学知识?并且材料准确、新鲜、生动?我主要是从一个叫做“科学松鼠会”的网站上汲取营养的。科学松鼠会是一个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成立于20084月。松鼠会汇聚了当代最优秀的一批华语青年科学传播者,旨在“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除了与你的课堂直接相关的课内知识以外,教师还应该更广泛的涉猎各个门类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供学生最前沿的视角。广泛涉猎还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本学科的教学,因为只有广泛涉猎,我们才能减少偏见——偏见源于无知,这也像做厨师,好的厨师不仅能精通一种菜系,还能对其他8大菜系的特点进行点评,好的教师是应该能够做出知识的“满汉全席”的。

(旧文,第一稿成于2010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