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Navigation Menu

Vast, Warm and Elegant

好课之“好”

2007年9月4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北街,北京四中的多功能厅里,原本宽敞的大会议室,被几十个人挨挨挤挤地填充到显得局促,众人静静地倾听着会议室中间一位老人娓娓道来。有一句话,让当时在场的我至今仍记忆尤新——“学校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讲话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1]。

 

2019年5月27日晚上,海南陵水清水湾大道,未来领导力学校的教师公寓中,我一边刷碗一边听手机中播放的央视“面对面”节目。“……因此我认为国家要充分看到这一点,国家的未来就是教育。”这句话让我停下刷碗的手,拿过手机仔细端详,屏幕上接受采访的这位75岁老人,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这两位政界和商界的领袖,对于“教育即未来”有着跨时空的共识。并不奇怪,无论是从经验来看,还是从理论出发,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都对本国的经济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埃里克·哈努谢克(Eric. A Hanushek)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教授卢德格尔·沃斯曼因(Ludger Woessmann)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经济发展中由学校革新带来的关键影响》The Role of School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2]不仅从国家教育实施的“量”上,还从“质”的层面上得出了教育革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助益。他们以一个国家教育对于“认知能力培养的效果”作为指征,探索了它的提升对于国家GDP提高的强大推动性。

从上图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国家的教育,在保持每年投资(GDP的3.5%)不变的前提下对于“认知能力培养的效果”提升的越明显,这个国家在相应时间段内,GDP的提升也就更具优势。“如何把教育做的更对?如何把教育做的更好?”,在9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中国是更急切的议题。这篇97页的报告不仅描绘了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的大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图景,还用详实的数据为每一个终生学习者重申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甚至可以对着研究报告的图表大声朗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段落:“对于那些对熟练度和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来说,一个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培育出来的人才,就相当于一台昂贵的机器。他所学会执行的工作,必须满足预期价值超出普通劳动力的一般工资,这样工作的价值将平衡他的教育花费,至少保证获得使用等值资本产生的正常利润……”这个来自两百多年前的论述,在如今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仍显得恰如其分。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四中的讲话,和任正非总裁在电视台的采访,作为两个时间点,基本上跨越了我个人的整个从教生涯。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仅亲身见证了并仍在见证着这两位政界和商界领袖们的论断,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在我看来,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校里教师的每一个堂课,都曾经塑造了我们的今天,并且它们还在决定着这个世界的未来。罗斯福、希特勒、圣雄甘地、卓别林、鲍勃.迪伦、比尔.盖茨、盛田昭夫、阿兰.图灵、莱特兄弟、球王贝利、李小龙……这份深深地被学校的课堂所影响的20世纪名人榜单,还可以很长很长——无论他们是英名远播抑或是遗臭万年。他们都曾在学校上学,学校里的课堂曾经对他们有过影响,好的,也可能有坏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世界——还有比这,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职业吗?须臾纳永恒,一课即世界。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我从来不会让上学影响我受教育。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沉思这句话。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还是正相反?好的学校教育,是由一节又一节好课组成的。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当这节课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

  1. 准备充分之好老师
  2. 状态良好之好学生
  3. 效率高效之好配合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模式及课堂组织形式层出不穷,但要注意,无论是讲座式的、探究式的,还是问答式的;无论是“以教材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采用线上教学、跨学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还是反转课堂……教师,都是课堂的绝对掌控者,你见,或者不见我,教师对知识分享过程的掌控就在那里,不能偏也不能倚。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TTojTija8

 

前段时间,有一个看起来挺热血的片子《我控诉学校 》I SUED the school system在网上广布。描述的是经年累月,很多事物的面貌都变了:人们原来用手摇电话,现在用手机;人们原来驾马车,现在开汽车……但是课堂的面貌依旧,所以影片主角控诉教育故步自封。就这部片子本身的内容,让我们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150年间,教育故步自封,人们的通讯方式和交通方式还是发生了变化呢?这不正说明这没变的教育并没有影响这两者的进程吗?跳出片子本身,我知道这部热血片子是要用来鼓励教育者,不要只是呆板地说教,练习,备课——应让教学模式百花齐放。这是对的,但教育者也同时要注意不要舍本逐末,为了追求形式的花哨,而丧失了课堂最核心的任务——让学生的大脑思考,让学生的灵魂震颤。

 

为了达成这最核心的任务,教师就不能仅仅让自己的课堂停留在让学生“看看黑板,动动笔,想想题”的层面,要继续深挖,找到你想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让你最印象深刻的地方,让你最热泪盈眶的部分,让你最欲说还休的原因。作为学科专家,我相信有多年专业学习的教师们,都各自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独到的理解和热爱,有说不完的话。好的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对专业的深刻认识和热爱,分享给学生们。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对这节课的最高赞扬就是我好想继续研究课堂上的问题。上完一个老师的课,学生对这位老师的最高赞扬就是“我长大好想研究这个专业”,或者“我长大想成为老师这样的人”。学生学习,模仿占着非常大的比重。想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灵魂被震颤的老师,要问问自己,自己当年选择这个专业时的初心,这个专业有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灵魂?

 

从听课者的角度,我会从一些维度来评价一节课是否合格,它们是基本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对于那些精彩的“好”课,往往很难以量表的方式进行框定,这里我提供一些我观察到的好课的外在特点,供老师们参考,溯流而上,希望您心有戚戚:教师总是微笑。学生的眼睛一直关注在教师身上或者教师组织的活动上。学生有会心的笑(有的时候是感动的泪)。学生有恍然大悟的酣畅。感觉一节课倏然而过。余音绕梁,甚至多年之后仍然会想起课堂上的片段……TED上Benjamin Zander的演讲《古典音乐的惊人变革力》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lassical music同时具备以上的所有难以量化的好课之“好”。我已经数不清看过多少遍这个演讲了,每一次都会有灵魂的震颤。

视频:https://www.ted.com/talks/benjamin_zander_on_music_and_passion?language=en

 

刚工作时,听李家声先生讲座,他说,世界上最危险的两个职业,一是教师,一是医生;一个呵护灵魂,一个守护生命,二者的危险均在于“误人”。但两者相较,我认为还是教师更幸福一些。作家冯唐(原名张海鹏)博士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有一次采访[5]被问起他放弃当医生的原因,他说:“(我)当时还很小,二十多岁,生命还那么蓬勃的时候,然后就天天看到死亡的可能性。我是写过死亡记录的,其实看死亡,有时候有一种美感,就好像那个灯慢慢熄灭,蜡烛慢慢耗干,其实没有说像电影里嘣给一枪那样的,他是慢慢的,很平静,有时候挣扎一下,人就过去了。但是呢,等待死亡,对死亡的恐惧,死亡之前那些挣扎,还是挺烦人的,特别是妇科肿瘤,卵巢癌嘛,发现往往都是三期,很晚了,又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复发率很高,一复发病人会很惨,是一个很慢的很痛苦的,造成很多心灵扭曲的一个死亡的过程。我觉得不是特别舒服,然后不太能撑得住。”而教师呢?每天面对的都是最精力旺盛、最阳光灿烂、最蓬勃发展的年轻生灵。可能也是这个因素,很多教师的看上去都比其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吧?心态使然!

 

好老师会把课堂当做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的确如此,40分钟的课堂结束后,也是教师40分钟的生命结束了。老师,您的这段40分钟的人生质量如何?学生们的诸多40分钟的生命,过的又如何呢?作为老师,也许你这堂课的内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会讲百遍甚至上千遍,但请记住,学生,也许在他这一辈子,就只听你讲一次。一定得珍惜这一生也许只有一次的机会。作为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很重要的,从初涉讲台到游刃有余基本也会经历三个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刚入职时的状态,新教师对三尺讲台怀着万分憧憬,有很多的想法和梦想,踌躇满志。推荐这个阶段的老师阅读Daniel T. Willingham 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作者以认知科学家的专业背景告诉你“好”课应该什么样,应该怎么上。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澄清了好多教育中的迷思,比如所谓的“多元智能理论”,比如“死记硬背”有的时候是必要的,同时书中还从脑科学角度介绍了怎么教,会让你事半功倍,比如“人类擅长模式识别”,比如“人的大脑有快思维和慢思维系统”……在踏上教书育人之旅时,带上一本正确的指南,是件令人愉快和心安的事情。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教学几年,各方面技能的长进不再那么明显了,有人称其为职业“高原期”, 像Benjamin Zander扮演的练钢琴半途而废的孩子那样,很多教师教学水准也许就停留在了这个阶段。度过这个时期的最佳策略,除了不断学习之外,还有一项非常关键,就是加强反思。一个很好的操作方法是将自己的课录下来,回看找问题,还可以请同事帮忙互相评价。这个方法虽然有的时候会让你觉得脸上挂不住,但进步速度是飞速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Outliers一书中给出了破局之策,颇可一读。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你渐入佳境时,就渐渐进入了这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不疾不徐,体系严谨,一气呵成,振聋发聩。这个段位的高手,在台上会把自己忘掉,这样,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记住他们。纪录片《寿司之神》里,被誉为“寿司第一人”的小野二郎曾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有人知道巅峰在哪里。”就像“好”课,我们对于好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对于好课之“好”的讨论,是无法穷尽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人程颢的这首《春日偶成》,正是上完一堂“好”课的老师的状态,你也读出来了吧?

 

参考资料:

[1] 温家宝考察北京四中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4/moe_2732/moe_2735/tnull_47456.html

[2] The Role of School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nber.org/papers/w12832

[3] 我控诉学校I SUED THE SCHOOL SYSTEM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TTojTija8

[4] Benjamin Zander https://www.ted.com/talks/benjamin_zander_on_music_and_passion?language=en

[5] 冯唐采访:http://www.obgy.cn/zhuanjiazhuanfang/5781eedbdd57ca3e705d1f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