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Navigation Menu

Vast, Warm and Elegant

困惑的巧合

001d92f608d20bf4a8ab25

“多胞胎”哥儿几个都长那么像,性格爱好会不会也一样?一个病了,其他几个怎么也跟着浑身不得劲?分隔两地40年,兄弟俩却有着几乎相同的生活轨迹……倘若这一切的发生“纯属巧合”,那这种巧合是不是有点太过蹊跷和神秘?

“心灵感应”or“巧合”?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多胞胎之间都应该像照镜子似的,一模一样。可是,性格呢?其中是不是存在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玄机?

还是先来看一项科学研究吧。1990年,美国明尼苏答大学的托马斯?保查德(Thomas Bouchard)研究组邀集了8000多对同卵孪生子和异卵孪生子,其中包括130多对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孪生子。集合以后比来比去,最后获得的统计结果发现,一起长大的同卵孪生子之间的性格相似度为0.46(1为完全相似,0为完全不相似)。而随便在大街上找两个人的相似程度大约是0.05。

对比这一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生活环境相同的同卵孪生子的相似度远远高于随机选取的两个人。而产生这个结果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同卵孪生子的遗传物质的相同性,另一个就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可到底是哪个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呢?

不妨再看下另一个结论数据:自小分开抚养的同卵孪生子的相似程度平均是0.45,也就比在相同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同孪生子仅仅少了0.01!看来,环境对同孪生子性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孪生子间的性格相似性远大于普通人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特殊出身”——你是同卵还是异卵。而那0.01的差别,就主要由每个人所面临的“个性环境”来决定了。

既然多胞胎之间如此相近,那么发生在他们之间的那些“巧合”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美国媒体曾报道过一个事实,一对生活在俄亥俄州的双胞胎,一出生就被不同的家庭收养。40多年后两人重逢时发现他们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兄弟俩都被取名为“詹姆士”,都在机械绘画和木工工艺方面具有天赋。二人都有过两次婚姻,他们的前妻都叫琳达,而现任妻子的名字又都叫作贝蒂。他们各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詹姆士?艾伦和詹姆士?艾兰。此外,两家宠物狗的名字都叫“玩具”。

看起来似乎神奇得有点“邪门”?实际上,孪生子,尤其是同卵孪生子,可谓天然的“克隆产物”,他们的遗传物质高度相同(不排除有变异导致的个别不同者),血缘关系也是最亲密的。这种血缘上的亲密性,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孪生子的生理和心理。每个独立的个体,在自己的多维空间中,接触吸收的因素都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东西统统影响到他们,再做出决定,达到巧合,形成默契,于是被惊称为“心灵感应”。

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待的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相似的爱好、价值取向、人生观,进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默契”,比如“夫妻相”。可实际上,以“心灵感应”署名的大部分内容和结论,都是值得商榷才能被“科学”所承认的,直到有一天科学真的可以破解这个谜。

不少人会好奇,生了多胞胎,后代再生多胞胎的几率有多大?是不是会更容易?恭喜你,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来讲,人群中的多胞胎比率是一定的。一些人群具有生多胞胎的“特质”,这是由其自身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就像有的人群生来就长寿,有的人群生来就患有心脏病一样。在演化的漫漫长河中,咱们的前辈早就与周围的环境和生物相互磨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定势”,这种定势在后代的发展中,可能愈演愈烈,也可能渐渐消亡。譬如不同肤色人种,黑种人多胞胎的发生率最高,达到1/22,然后是白种人(1/89),咱们黄种人最低。

另外,据专家观察研究,多胞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即与遗传有关。父母中本人是双胞胎的,比较容易生下双胞胎或多胞胎子女。有资料显示:双胞胎孩子的母亲本人也是双胞胎的约占4%。

多胞胎都比较“笨”?
多胞胎由于“搭伴儿”而来,母亲的子宫就需要由原来一个胎儿享有的各种资源,尽可能地进行平均分配,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多胞胎最常见的问题——体重过轻。这种情况下,多胞胎并发症明显增多,大多数极低体重儿合并3种以上的并发症,不同时期发生的主要并发症还不同。3天内的主要并发症,以呼吸窘迫综合征(50.7%)、颅内出血(42.4%)、反复呼吸暂停症(40.8%)、低体温(33.9%)、新生儿窒息(31.6%)居多。

再看一份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中国多胞胎儿童营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其中称,因为多胞胎往往体重很低,虽然体格发育与其他婴儿没有明显不同,但是脑性瘫痪、视网膜病变、听力障碍、癫痫和肺发育不了的发生率却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多胞胎儿的身体、智力发育较其他儿童迟缓,伤残、死亡率高。过低的体重还会影响到大脑与听力、视力的发育,不但会引发永久性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形成“脑瘫”。研究指出,多胞胎幸存儿脑瘫的发病率是单胎妊娠的4~20倍,而早产儿预产后的智商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本文发表在《新探索》杂志2008年9月份刊)